工地里的“年味”:年关前的坚守与送别******
(新春走基层)工地里的“年味”:年关前的坚守与送别
中新网太原1月18日电 题:(新春走基层)工地里的“年味”:年关前的坚守与送别
作者 范丽芳 黄加梓
1月17日,腊月二十六。年关将至,建筑工地有着不同的“年味”。33岁的江西人叶远田打算春节不停工,坚守雄安新区项目建设现场,37岁的山西人王玉晋则奔波多地,为工友进行回家前的安全培训,协助进行网络购票,见证一场场送别。
叶远田供职于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华北公司,目前担任雄安新区雄东安置房B区一标段项目总工程师。三年前,他来到雄安新区,投入热火朝天的建设工作。2021年、2022年春节,他所在的容西安置房项目同样没有停工。
雄东安置房B区一标段总建筑面积约35.07万平方米,包括45栋7层到14层住宅,约1.2公里长的市政道路,项目建成后将为2075户居民提供安居保障。
图为叶远田(右一)在施工现场工作。 受访者供图“确保春节期间正常施工,这是我今年春节假期的重点工作。”叶远田介绍,他所在的项目于2022年10月17日开工,将于2024年6月30日竣工。为保证建设任务顺利推进,逾百名建设者像叶远田一样在春节假期坚守,以确保项目如期交付。
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土护降及地基处理施工,全面进入地下结构施工阶段。叶远田说,“从小年开始,项目工地上的工人陆续减少。现在我和13名项目管理人员负责春节假期施工的安全、质量、技术、测量等。正月初三以后,工人会慢慢增多。”
2023年1月2日,由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承建的容西片区C单元安置房及配套设施项目C1标段,圆满完成建设任务,顺利移交新区回迁民众;1月13日,由中铁十二局承建的雄东片区B单元安置房、公共服务、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获业主单位颁发的“安全文明先进单位”锦旗……
“此心安处是吾乡。雄安三年,我见证了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想到我们曾尽过一份力,就已把这里当成了家。”叶远田说。
图为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某项目部“温暖返乡 回家过年”送站现场。 受访者供图与叶远田不同,中铁十二局集团建安公司劳务分公司自带劳务负责人王玉晋的工作则是四处奔波,送工友们安全踏上回家的路。
“临近年关,我们格外忙碌。”王玉晋与其他工作人员前往全国各地在建项目,为工友们进行回家前的安全培训,协助进行网络购票,在项目地举行“温暖返乡,回家过年”送站活动,将工友安全送达火车站、汽车站。
王玉晋说,劳务分公司既是工人们的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数起2022年工作账单,他用“安全、温暖、高效”来形容。
“对工人们的管理和服务要简单明了、温暖贴心。我们给项目建设了高标准食堂,工人们打卡就餐;每天有观影、运动等不同的娱乐活动;宿舍卫生整洁;着装统一耐用。在项目现场,材料摆放、楼层完工要求,均绘有示意图,这些要求都是项目建设注重细节的体现。”王玉晋说。
除此之外,王玉晋还牵头举办技能比武大赛,对获奖者、标准化建设先进者等进行计分奖励,年底可换取不同的物质奖励;劳务公司还为新婚工人拍摄婚纱照,为家庭困难工友修缮房屋等。
年味渐浓,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现场,还有更多建设者坚守岗位,他们像城市中的点点星火,汇聚成光,守护着一处处项目、一座座城。(完)
中新社70年丨郭建:那些年,我们也追星******▲图为郭建(右)采访数学大师苏步青。中新社发 郭建供图 摄 1978年3月,史称科学的春天。 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规模空前的全国科学大会,五千多名代表共商科学现代化大计,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出席盛会的代表中有:火箭之父、两弹元勋,湍流理论的奠基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的物理学家,在解析数论、应用数学方面卓有建树的数学家,为发现大庆油田作出理论贡献的地质学家,突破“生命禁区”的医学家,重大工程的设计师、工程师,科学管理者、科普工作者…… 总之,四方八面的科技代表来了,真是“群贤毕至,星光灿烂”! “旁听”电台采访 我在大会花名册中挑选出十几位采访对象。排在第一位的是离摘取“皇冠明珠”只差一步之遥的陈景润。 年初《人民文学》发表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各地报刊竞相转载,躲进小屋在煤油灯下苦战“猜想”的陈景润,一时间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 我计划对他做一次中新社专访,尽管此前已有过不少报道,而且徐迟的大作已将文章做到极致。 大会开幕前的一天晚上,我在代表住地友谊宾馆主楼前转悠,见一戴眼镜、个子不高的中年人正与人交谈甚欢。 我没有见过陈,但与挂历照片两相对照,立即明白眼前正是苦苦寻觅之人。 我询问后得知,他正要接受电台记者采访。电台记者姓林,名华,与陈是福建老乡。 我怕错失良机,又怕影响他人工作,便对林华(后来也调入中新社,成为我的同事)说:“不耽误你们的工作,我就‘旁听’一下,如何?”林君爽快答应了。 陈景润引领我们走进1259号房间,倒茶,让座,忙个不停。 近距离观察,他身穿深蓝色棉袄棉裤,足蹬帆布鞋,棉衣敞开半截露出对襟毛衣,上面的一粒扣子未扣好。我心想,这兴许就是数学家的做派:潜心学问,不修边幅。 又注意到桌上堆着报纸、英文杂志,还有一A4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运算公式。见我们在“天书”前一脸茫然状,他解释道:“一直在算,还没算完呢。” 不放过每句话、每个细节 “沈元老师什么时候到?”林问。 “老师来过电话,一会儿就来了。”陈答。 原来林君得知师生同赴盛会的新闻线索,准备做一期现场录音报道。 好题材!我忙问陈多久未见老师,是否有书信来往。他从抽屉找出恩师的来信,我如获至宝,立即摘抄下来。 不一会儿,沈元风尘仆仆从香山住地赶来。陈景润赶紧迎上前,握手道谢:“谢谢您,沈老师,您老远来看我,太谢谢您了!” 久别重逢,他们似有说不完的话…… 林君忙录音,我拼命记,不放过每句话、每个细节…… 暮色渐浓,陈景润披上大衣送老师至楼下,还边走边谈。我用傻瓜相机连连抓拍了好几张。 ▲陈景润和恩师沈元匆匆回到房间,铺开稿纸挥笔疾书: “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冠上的明珠。”这是20多年前在福州英华书院执教的沈元讲过的、深深铭刻在陈景润记忆中的一席话。 陈景润毕业后,常常记着青年时代的老师,沈元则把学生十多年来发表的一篇篇论文一直保存到现在。《哥德巴赫猜想》在报纸上发表的那天,担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北京航空学院副院长的沈元,给学生写信说:“你的卓越成就,是你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和老科学家的支持下,不畏艰苦、勇攀高峰,辛勤劳动的结果。至于文章中提到的我的作用,我感到是对我过奖了。当然我也为有你这样的学友而自豪。” “沈老师,您记得吧?我念高二和高三(上)时,您教我们的数学、物理、英文,教的特别好,同学们都很爱听。” “我这次来的目的之一,希望你不要经常提我。” “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进步。但老师的帮助也不能否认,你是我的引路人嘛。” …… “你们中新社好快啊” 大会开幕后的第二天晚上,我怀揣刊登《沈元陈景润师徒喜相逢》的香港《大公报》复印件,轻叩陈景润的房门,被告知搬走了。 搬到哪里去了?新房主守口如瓶。 原来这些天找陈的记者、代表乃至宾馆服务员,一拨又一拨,实在不堪其扰。会务组只好换房让他“躲”一阵子。 但我还是打探到了他的新住处,递上复印件。 陈景润仔细看了一遍说:“郭建同志,谢谢你了,你们中新社好快啊……”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请他题词留个纪念。 “行,不过我的字写得不太好。”他说。 说罢,他从案头找来一张便笺,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写下题词。 “就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 科学的春天来了,“陈景润们”成为全民尊敬、青少年仰慕的偶像、明星。 追星者遍及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向陈景润表示祝贺的、请教的、求助(包括求爱)的信函雪片般飞来,装满好些个麻袋。 林华和我是他的“铁杆粉丝”,经常保持联系。我们还邀他来中新社做过客。 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在一次动员会上要求部下:“发扬一股拼命精神。无非少睡几个钟头觉,掉几斤肉。” 得知报道组住地还没完全落实,有的房间连写字桌也没有,穆青想出一个应对之策:“实在不行,就学陈景润,把褥子一掀当桌子。” 追星最狂热的莫过于老作家徐迟。 记得也是1978年的春天,他在新华社礼堂向上千人作报告,毫不掩饰他对陈景润的“爱慕之情”:“我跟陈景润见面的时候,就像林黛玉见到贾宝玉一样,很快就很喜欢这个人。现在呢,可以说,我爱上了这个人。” 作者:郭建(中国新闻社原总编辑) 原文刊登于中新社《离退月报》2018年12月第203期
|